本會對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的意見

意見書

香港添馬添美道2號

政府總部西翼11樓

勞工及福利局 局長

羅致光博士

羅致光局長鈞鑒:

有關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的意見

 

本會為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是由家庭醫生、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社工、護士、職業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士組成的非牟利團體,是本港唯一培訓性治療的機構。本會旨在提升、訓練及監察從事性教育、研究及治療人士的專業水平,並關注香港巿民的性健康,亦積極推動及提升巿民的全人健康。

聞悉本港有意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甚感鼓舞。兒童期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愉悅的兒童生活可以為個人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謹呈本會就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的意見如下:

  1. 我們建議兒童事務委員會應屬獨立架構,直接向特首負責,以確保運作的自主性及議決執事的效率,並應備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委員會的計劃和研究項目。
  1. 委員會的成員應包括教育專業、醫務專業、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性治療師等,所有對兒童健康地成長而能作出專業指導、治療、及預防措施的各種專家。委員會成員必須從多角度全面審視及關注兒童需要, 包括兒童的德、智、體、群、美、身心靈的全人健康發展!另外,委員會的成員亦應容納一些關注弱勢兒童及青少年福利的(包括少數族裔、貧窮、殘疾、智障、自閉及特殊教育需要者,以及不同性取向和性別多元者)專業人員,以確保委員會可以尊重及照顧兒童的多元差異。我們委員在前線或研究工作中,常常發現很多成人個案在孩提時已經被社會邊緣化,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面對了很多不必要的苦困,有些個案甚至在孩童時已經產生輕生的念頭。 委員會在制定政策時,亦應照顧被社會邊緣化兒童和青少年的需要,務求為兒童成長制定全面適切的、以「兒童為本」的政策。
  1. 委員會亦可聘用國外兒童政策專家作為顧問團隊,與國外如澳洲、歐美等各國制定兒童政策者相互交流意見,參考各國成功經驗,以求施政得宜。
  1. 委員會必須關注兒童期受到性侵犯及欺凌的嚴重情況,這些孩童期的負面經歷將對個人成長造成無法估計的創傷。根據社署的資料,2015至2017年的兒童受到性侵犯的個案分別為273, 294 及237宗 (至2017年9月)。而警方在2015-2017每年接獲涉及「侵害兒童性罪行」的案件數目分別為504宗、477宗及478宗。根據我們性治療師前線臨床工作所見,這些有舉報的數據只是實情的冰山一角,而各類兒童皆有可能受到性侵犯,當中包括一些被社會邊缘化的兒童,例如殘障、自閉及跨性別孩子,侵犯及欺凌他們的甚至包括一些專業人員,令孩子對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承受多重的精神創傷。為了確保兒童的健康成長,我們不但要教導兒童保護身體(特別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和青少年們),更應做好家長、成年人的性教育,也應特別關注專業人員的品德教育。
  1. 委員會亦應關注兒童期的性教育情況。我們不但要教導兒童認識及保護身體,維持身體衞生及健康,以避免感染性傳染病;亦應明白性需要本身是健康美好的本能,是成年後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和傳宗接代的途徑。性教育能讓兒童明白個人必須對性行為負責任,不應隨意與人發生性行為;也要讓兒童明白,長大後,在合符道德倫理規範下,性行為有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與相愛的人享受性的愉悅是健康美好的事,而不是污穢不堪的事。我們在前線工作發現很多男女成年人在小學階段已經被誤導所有有關性的事物是污穢不堪的,導致婚姻中,性生活不美滿,夫妻關係冷淡,家庭不和,亦影響了子女的情緒和成長。性教育亦可教導兒童和青少年辨識傳媒,不被其性別不平等錯誤意識誤導,亦幫助他們能抗衡色情資訊的禍害,不像時下一些年青夫婦們因小時候受到色情資訊不良的觀念影響,或不幸釀成性成癮,而令到夫妻不能建立良好的美滿的親密和性關係。我們堅信,良好全面的兒童性教育(包括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弱勢兒童和青少年們的性教育),有助造就更多和諧幸福的家庭。
  1. 我們認為要落實做好全面的性教育,應該讓性教育成為一門必修科目,從幼稚園就開始教導。現時學校並没有把性教育獨立成科,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強調性教育為價值觀教育的一部分,故把性教育包含在德育教育、情意教育、健康教育或生命教育等相關聯的學科中。我們很同意性教育是道德、情意、健康及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環,但為了突顯其對建立健康幸福人生的重要性,不應只把性教育附屬於其他公民教育的其中一小環。從本港有關性教育狀況的研究及我們的臨床工作皆觀察到以下困難:(1) 性教育老師没有足夠的培訓,即使拿著1997年政府制定的《學校性教育指引》,或參考教育局網站的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亦束手無策,無從入手;(2)香港學校性教育的進展困難部分原因來自制度上的阻礙,有能力的性教育老師無法推行全面性教育的阻力,可能源於辦學團體的文化及宗教背景或學校持份者的價值觀與態度。儘管教育局分別在小學常識科或中學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科、高中通識教育科等陸續加入性教育的內容,但各學校、機構與團體進行的性教育教學,教育理念存在差異,很多老師或兒童/青少年工作者滿懷進行性教育的熱情,但往往由於一些偏差的觀念或有限視野而影響教學效果,例如教導兒童的行為模式,要保持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一致性,順從於社會性別的刻板印象,從小培養兒童建立主流社會所期望的性別特質,又或欠缺生活技能的訓練,把性教育課的重點放在教導性知識方面,而欠缺提供學習思考、做決定、自我管理或與人溝通的訓練。另外,學校面對有限的教學時間,實難以涵蓋多個性教育課議題,更遑論要全面地為兒童與青少年提供性知識、生活技能訓練,或協助建立開明的性態度。我們提出此點,並非要反對任何宗教、文化或價值觀點,而是希望指出尊重多元,包容共融的重要性。正如本會成員亦容納了各類宗教的專業人員,我們在文化及宗教觀方面一向持平中立,是故我們欲提倡消除歧視及尊重多元的全面性健康教育方針。
  1. 委員會在制定兒童性教育政策時,亦可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8年修訂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當中提及推行性教育的國際標準,要以尊重平等權利及全面性為性教育的方針。綱要涵蓋性教育的不同層面,例如性健康及生殖健康、性別平等和性別身份等。性教育的學習目標亦可參考綱要中提出的性教育八個關鍵概念,包括「關係」、「價值觀、權利、文化和性」、「理解性別」、「暴力和保持安全」、「獲得健康和福祉的技能」、「人體發育」、「性和性行為」以及「性和生殖健康」,可以將5歲至18歲及18歲以上青年劃分為四個年齡段,根據年齡段為各主題設置具體的學習目標。簡言之,性教育應該包括道德、健康、生命、尊重差異、及平等權利的元素,也要關注學校文化或宗教背景對推行性教育的阻礙。為了促進整體兒童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推行合符道德的、尊重差異、具性別視角的、關顧弱勢社群的、注重平等權利、尊重文化宗教多元性,及照顧兒童身心靈全人發展的性健康教育;性教育的科目內容亦應強調性教育是全人教育。我們再次重申,性教育必須從兒童時期在家庭和幼兒園開始,這些兒童必須學習認識、愛惜、和喜歡自己,以及學習怎樣避免被性侵犯。故委員會亦要訂下計劃,培訓家長,使他們可以在家庭裡對孩子們進行性教育。性教育獨立成科,刻不容緩!我們希望兒童事務委員會能成立性教育支援組,給予各中小學性教育資源和配套援助。
  1. 我們也關注兒童的全人健康成長,根據發展心理學,兒童期多些玩耍遊戲,有助其健康成長,為了讓兒童有足夠時間休息及玩耍,我們建議學校應該盡量使兒童在校內完成作業,上了全日學後,兒童回家應該多遊戲玩耍及多與家人相處。老師們可以相互溝通配合,不應有過多功課,建議小學生可以在一小時左右完成作業,中學則大約在兩三小時可以完成;並鼓勵學生多做運動,鍛練身體。另外,香港很多在職家長工時長、工作壓力大,影響了對子女的照顧及家庭教育。政府宜繼續加強政策與措施,鼓勵僱主建立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讓在職家長能兼顧工作與家長的責任。創造一個家庭友善的社會,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當然,政府亦可考慮將六一國際兒童節列為公眾假期,或參考一些國家的做法,於六一兒童節,舉辦大型慶祝兒童節的活動,既可促進親子天倫之樂,亦可讓兒童更多感受到家人的愛與關懐,亦能喚醒巿民大眾對兒童福利的關注!
  1. 我們希望委員會應關注殘疾、智障、自閉等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福祉,希望政府可以協助各學校成立特殊教育需要支援組,包括性教育小組,培訓師資(包括尚未入職的修讀教育學系之學生),或增加有相關訓練的駐校社工,加強共融教育。根據前線教育工作者分享,共融教育,不但有助這些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成長,亦使非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發展了更多關懷照顧別人的性格特質,對兒童成長有正面意義!

總括而言,兒童是社會及家庭的珍貴之寶,他們為我們帶來新的希望,是社會的未來;他們的全人健康發展,也奠定了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我們寄望兒童事務委員會的成立,有助策劃及推行良好的兒童政策,讓更多的兒童享受快樂童年,健康成長;我們亦希望未來的香港成年人可以常常回味愉快輕鬆的童年,使童年之樂成為滋潤生命的活水及推動生命的源頭!

本會委員皆為義務性質,既埋首本位專業,服務社會,亦為推動健康的性教育不遺餘力;謹呈以上九項意見,供閣下參考!以表我們對下一代兒童健康成長的熱切關注!耑此奉達,敬頌

鈞安!

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

會長

吳海雅博士

副會長

李月儀女士

邱貴生教授

常務秘書

陳美霞女士

財務秘書

姚志鵬醫生

委員

吳穎英醫生

鄒兆麟醫生

郭勤博士

李明英女士

二零一八年二月八日


Posted

in

by

Tags: